刘家琨“湾TALK”开讲:好建筑,是人的风云际会
2025-09-15 09:57:00
2025普利兹克奖得主刘家琨在深圳湾1号“湾TALK”讲座上,从自身“一夜突变”的从业经历切入,通过8个项目阐释建筑“一体多面”的理解,传递对场地、材料、人的思考,给室内设计师启发。
1. 从业觉醒:因1993年汤桦个展重新爱上建筑,早期鹿野苑石刻博物馆(诗人馆长无任务书,用清水混凝土+砖墙营造阴翳空间)让其体验到建成的成就感,坚定从业,提醒设计师需在自由创作中找到职业热情。
2. 材料温度:汶川地震后用废墟做再生砖,从应急到公共建筑(水井坊用其“微生物感”契合窖泥气质,上海诺华用其再生属性),说明室内材料不仅是装饰,更能承载记忆与情感,增强空间叙事性。
3. 谦逊设计:松阳三庙项目用“泥鳅钻豆腐”策略,新建筑低于老房子、见缝插针,做“谦逊展台”衬托老建筑;杭钢公园新建筑矮于烟囱,用铁锈红混凝土托老厂房,提示室内设计需尊重场地原有肌理,不抢主角,保留空间记忆。
4. 市井生活:西村大院用跑道划分空间消解巨构压迫感,允许商家自主设计店招形成“市井立面”,用粗糙材料(清水混凝土、红砖)融入街区,说明室内设计要避免“霸凌式”统一,关注人的使用感,保留生活的烟火气。
5. 情感共鸣:胡慧姗纪念馆以帐篷形态呼应救灾记忆,内部用女孩最爱的粉色,通过反装猫眼让观众“不打扰”参观,提示室内设计需传递真实情感,关注使用者的个人故事,让空间有温度。